訪河南省餐飲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海林:振興豫菜 暗香洛陽
洛陽網9月17日訊 16日上午,以傳統洛陽菜為特色的洛伊軒酒店正式落戶洛陽新區,標志著我市新區旅游服務業喜添新丁。借此機會,記者專訪了河南省餐飲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海林先生,以探討洛陽在中國烹飪文化發展史上的地位。
記者:豫菜是中國烹飪文化的一支,在中國烹飪文化的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豫菜的特點。
張海林:豫菜亦稱河南菜, 因地處九州之中,豫菜作為中原烹飪文化的代表,一直秉承著中國烹飪文化的基本傳統:中與和?!爸小笔侵冈ゲ瞬粬|、不西、不南、不北,而居東西南北之中;不偏甜、不偏咸、不偏辣、不偏酸,而于甜咸酸辣之間求其中、求其平、求其淡。
記者:我們知道,豫西豫菜以洛陽菜為代表。那么,作為十三朝古都的洛陽對中原烹飪文化的發展有什么特殊貢獻?
張海林:作為一個十三朝古都的歷史文化名城,洛陽可以說確立中國食制、開中國筵席之先河。
首先,洛陽的羹湯是中國各種羹湯的濫觴。周代宮廷中的大羹、和羹、铏羹,即是洛陽水席的源頭,也是后世所有羹類、湯菜的鼻祖,如名揚各地的河南胡辣湯,就是從和羹、铏羹演變而來。
其次,在洛陽餐飲的傳統中,還有三物是為“三絕”,即洛陽河魚、洛陽雛鳳和洛陽肉片。洛陽得洛水、伊水之利,自古便有烹魚的傳統,“洛鯉伊魴、貴似牛羊”,便是戰國時的寫照;北魏遷都洛陽后,洛陽市肆重畜禽,炙烤之法盛行,炙雞為當時名菜,到北宋時更是成為汴京市肆名品;洛陽肉片是拓跋氏之法,遷都洛陽后雖漢化但獨存喜食羊肉之俗,且形成后直到北宋的宮廷膳食之規,即宮廷只用羊肉,不食豬肉。
記者:我知道您一直在努力復興豫菜,那么從繼承和發展豫菜角度出發,您怎樣看待今天開業的洛伊軒酒店?
張海林:今天開業的洛伊軒酒店,原名為洛陽軒酒樓,始創于20世紀30年代初,以經營洛陽菜、豫菜聞名,代表菜式有洛陽四羹、洛陽三絕、洛陽八珍和洛湯四式。在菜式制作上,順應四時,講究用湯,精工細作,味道醇厚。
洛伊軒酒店把弘揚中國五千年傳統烹飪文化奉為宗旨,以繼承、發展古都洛陽的餐飲文化為己任,是一個可喜可賀的開始,但愿他們充分挖掘和繼承洛陽飲食文化傳統,那才是“洛陽親友如相問,仍舊當年伊洛風”。